
结祥芮·椒好运“芮城花椒”电商助农季暨芮城农特产品推介活动在风陵渡经济开发区举办
以椒为媒,共谋发展。为进一步提高芮城花椒品牌全国知名度,拓宽花椒销售渠道,带动椒农增收,助推乡村振兴。8月12日,结祥芮·椒好运“芮城花椒”电商助农季暨芮城农特产品推介活动在风陵渡经济开发区举办。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焦龙生参加活动,副县长张琳宣布活动开幕,风陵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蔡军龙致辞,管委会副主任秦晨林主持活动。
“结祥芮,椒好运。”八月的芮城,漫山红遍,椒果飘香。推介活动现场,芮城特产花椒、卤肉、麻片、菊花、花椒酱、东风点心等借力电商直播被更多人了解、购买。此次活动通过“线下展陈+线上宣传”的方式进行,采用更专业的“互联网+”模式,为“芮城花椒”及农特产品赋能。活动中,主办方还为芮城县花椒明星企业、花椒带头人及网络助农大使等颁奖,勉励他们广“椒”天下客商,深耕“芮城花椒”品牌,搭乘电商直播带货快车道,进一步挖掘芮城花椒产业文化内涵,打造芮城花椒一、二、三产业链条,全方位推动芮城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椒农丰产丰收。
据了解,芮城的花椒栽植历史可追溯至1400年前的隋唐时期,特别是辖区风陵渡盛产的大红袍花椒,被称作“贵妃红”,具有“粒大肉丰、色泽鲜艳、香气浓郁、麻味纯正”的独特品质,享有“中华名椒”之美誉,深受市场青睐。近年来,芮城县委、县政府紧抓机遇,以创建黄河流域(芮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牵引,通过“扩规模、强基础、重科技、延链条、树品牌”等措施,全力支持花椒产业做大做强,逐步走出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互补共赢的路子。
2008年,“芮城花椒”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014年,芮城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该县率先研发的独臂式自动花椒机也填补了我国在花椒自动采摘方面的空白。截至目前,该县花椒种植规模达到12.5万亩,年产干椒6700余吨,带动群众年增收万元以上。芮城还是全国最大的花椒籽加工聚集地,加工交易量(4.6万余吨)占到全国的60%左右。花椒产业已然成了推动芮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的科学路径、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