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绛县2023年财政决算情况和2024年1-7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4-09-14 10:09 来源: 新绛县财政局 浏览次数:【字体:大中小】打印本页
信息索引号 | YC04100/2024-00994 | 发布时间 | 2024-09-14 | ||
发布机构 | 新绛县财政局 | 文号 | |||
主题词 | 财政、金融、审计 | 体裁 | 新其他 |
一、2023年财政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收入情况: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6193万元,同比增长0.7%,增收434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9687万元,同比降低25.7%;非税收入完成26506万元,同比增长114.2%。
支出情况: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查通过的2023年度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234576万元。预算执行中,根据上级追加、追减专项指标,我们按规定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作了适当调整。对2023年10月底前新增可用财力44031万元,报请县人大十七届二十一次常委会予以批准,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数为278607万元。年底,根据上级追加、追减专项指标,全年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调整为285574万元。全年实际执行27099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4.9%,同比增长13.5%(下同)。
分类支出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82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8.6%,同比增长8%;公共安全支出712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3.8%,同比增长1.2%;教育支出4814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6%,同比增长3%;科学技术支出38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同比降低59.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592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5.4%,同比增长15.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959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3%,同比增长5.5%;卫生健康支出2213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6.2%,同比降低13.5%;节能环保支出409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8.3%,同比增长83.4%;城乡社区支出1921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56.1%;农林水支出5446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1.2%,同比增长36.9%;交通运输支出1555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1.4%,同比增长223.8%;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31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1%,同比降低15%;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17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7%,同比增长43.8%;金融支出10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72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38.1%;住房保障支出537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9%,同比增长8.7%;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69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9%,同比降低13.5%;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25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6.6%,同比降低85.3%;债务付息支出194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3%;债务发行费用及其他支出60万元。
财政平衡情况: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6193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76277万元、上年结转资金21108万元、调入资金8130万元、政府债券转贷收入7500万元(其中:新增债券5500万元、再融资债券20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826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财力收入为300034万元。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0999万元相抵,减去上解上级支出3877万元、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20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755万元、调出资金282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4575万元,净结余为零。全年实现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6487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238万元、上年结余资金11816万元、调入资金2828万元、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51300万元(其中:新增债券47300万元、再融资债券4000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84669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55367万元,调出一般公共预算629万元,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4000万元,年终结余24673万元,全部结转下年使用。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5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万元,上年结余1万元,收入合计1500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808万元,调出一般公共预算7201万元,年终无结余。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47869万元。其中:社会保险费收入14014万元,利息收入1779万元,委托投资收益320万元,财政补贴收入21377万元,转移收入458万元,其他收入9895万元,集体收入26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执行35796万元,年末滚存结余55703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3年,市政府批准核定我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87449万元。年末,全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87449万元(其中:一般债务63349万元、专项债务124100万元)。政府债务率未超过120%政府债务警戒线。
(六)“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2023年,全县“三公”经费执行39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99.5%。包括: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公务接待费23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376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201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75万元)。
从以上财政决算情况来看,2023年,县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运城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注重精准、更可持续”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着力强化财源建设,保障重点民生支出,兜牢兜实“三保”底线,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全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23年,新绛县在省财政厅年度市县财政管理工作考核中排名全省第10。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财政运行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收入方面,受煤炭、钢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影响。煤焦、钢铁行业去库存压力大,各项税收增收不明显,收入增长乏力。支出方面,各领域对财政支出需求持续增加,落实重大战略任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生态环境保护、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综合分析,全县财政可用财力增长乏力与刚性支出增长较快的矛盾愈加突出,收支平衡面临较大压力。
二、2024年1—7月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财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力提效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统筹财力做好促发展、保稳定、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为新绛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有质提供了坚实财政保障。
(一)立足主业,千方百计抓收入
根据年初人代会批准的2024年财政收入目标,与税务部门积极沟通配合,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企业的调查和分析,加大非税收入征管,规范预算外收入管理,确保财政收入及时、均衡入库。截至7月底,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113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60.3%,同比降低9.7%,总量位居全市第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257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7.3%,同比降低1.1%;非税收入完成1856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0.8%,同比降低18.3%。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378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33.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2445万元,为年初预算的32.3%;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37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12.3%;污水处理费收入245万元,为年初预算的30.6%;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739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8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821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32.9%。
(二)抢抓机遇,精准发力争资金
截至目前,争取到位各类资金26231万元。其中:争取政府性债务化债引导资金2852万元,全省排名第9,全市排名第1;争取2024年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奖补资金1000万元(连续3年共计3000万元);争取文化活动中心改造项目中央彩票公益金1000万元;争取省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项目奖励资金1000万元;争取县级、开发区财政奖补资金676万元。积极申报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片区环境整治提升建设项目,拟申请科威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贷款3100万美元(全省4家,全市仅1家)。
(三)服务大局,全力以赴保重点
一是保障支出强度。截至7月底,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2802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59.1%,同比降低10.9%。政府性基金支出3019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31.6%。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14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28.6%。二是增进民生福祉。全县13项民生支出106309万元,占总支出的83%,同比降低12.1%。三是全力促进发展。统筹各类资金近3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安置房建设、棚户区改造、108国道提升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绛州古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四)守牢底线,多措并举防风险
一是兜牢“三保”底线。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年初足额安排“三保”资金12.85亿元。截至7月底,“三保”共支出78974万元,为年初预算的61.5%。二是防范债务风险。认真落实《运城市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实施方案》,严格将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市政府核定的限额之内。三是规范权力运行。聚焦预算管理、资金分配、资金拨付等核心业务环节,强化内部流程控制,优化审批环节,及时堵塞漏洞,确保财政干部、财政资金“双安全”。
(五)完善机制,提质增效强管理
一是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非刚性支出,持续压减“三公”经费。持续开展财政资金清理,化“零”为“整”,及时盘活存量资金入库,积极调整低效资金,统筹用于保民生、促发展。二是强化预算执行管理。严把评审关口,引进竞争机制,强化对15家评审机构的管理考核,提升评审质效。截至7月底,高效审定重点项目、民生项目等145个,送审金额3.53亿元,审定金额3.2亿元,节约财政资金0.33亿元,审减率为9.3%。三是强化预算绩效监督。定期对重要部门、重大政策、重点项目开展高质量绩效评价,健全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机制,持续推进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深度融合,切实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截至7月底,审核2024年度67个部门各类项目绩效目标1604个,涉及资金25.2亿元。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今后几个月,是完成财政全年任务的关键期。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上来,统一到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导向,努力培植财源,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和水平,着力推动新绛财政高质量发展,确保全年收支预算和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围绕目标抓征管。一是正确认识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强化部门联动,定期组织开展财政收支运行调度分析,及时研判收支形势。二是密切关注财税改革动态,及时掌握和应对国家财税政策调整对收入的影响,牢牢掌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确保应管尽管、应收尽收。三是大力盘活存量资产,研究制定具体方案,充分挖掘存量资产市场价值,增加非税收入。
(二)争资争项促发展。加强政策研究和沟通衔接,精准把握上级转移支付、专项债等资金政策投向,系统谋划、加强对接,扎实做好项目谋划储备,争取更多政策、资金、项目落地新绛。重点关注今年省财政厅支农政策,积极争取资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资金支持。
(三)压减支出优结构。坚决贯彻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加强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和执行监督。按照“压一般、保重点”的原则,聚焦“紧要处”,腾出资金重点投向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支出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
(四)加快进度强保障。加强预算执行监测分析和各类资金整合力度,聚焦民生重点领域,加大财力支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盯紧重点单位、重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对执行进度缓慢的进行督促提醒。加强资金保障力度,重点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乡村振兴、开发区化工园区认定、大气污染防治等事关全县发展大局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强化管理提效能。推进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深度融合,确保专项资金和重大政策、政府购买服务、国有资本资产等领域绩效管理全覆盖。完善财力与事权、责任与义务相匹配的一体化财政管理体制,加快推进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激发基层发展活力。
(六)守牢底线稳运行。一是全面落实政府债务管理各项政策规定,坚守举债政策底线。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强化债务预算管理和限额管理,持续落实化债措施,依法合规化解存量,完成年度偿债目标。二是坚决落实支出责任,严格执行“三保”支出预算管理新机制,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三是聚焦为党和政府看好“钱袋子”、管好“账本子”,以财会监督为重点,实施财政资金全流程、全链条、全覆盖监管,推动标本兼治,扎紧制度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