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根祖文化
蚕桑篇
发表时间: 2023-03-20 16:24

201612281553393660.jpg

中国是丝绸业的故乡,自古就以“丝国”著称于世。运城,则是中国丝绸业的发源地。

相传,五千年前,西陵(今运城市夏县西阴村)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她的名字叫嫘(lei,二声)祖。嫘祖心灵手巧,聪明能干。她经常到野外采食野果,发现广袤的原野上长着许多桑树,树上有一种能够吐丝作茧的昆虫(即野生的桑蚕),吐出的丝细而结实,就把它捉来试养。桑蚕取食桑叶后吐丝结茧,然后钻出茧壳羽化为蛾。嫘祖发现这种茧壳被浸湿后,套在棍子上,用“手撕”捻线,可以拉出长长的银线,就把这种线叫做“丝”。后来她又受蜘蛛结网的启发,把丝织成布,人们称它为“绸”。绸代替了树叶和兽皮,人们从此就有衣服穿了。

所以《通鉴外纪》赞扬嫘祖“治丝茧以供衣服。”嫘祖试养的家蚕孳生繁衍的消息,随着先民们在河东一带开始定居生活,很快就传开了。人们为了获得蚕茧,纷纷向嫘祖学习养蚕技术,并创造性地把蚕移到室内进行喂养。嫘祖养蚕缫丝,“教民育蚕”,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人们出于感激,就尊其为“先蚕娘娘”。后来,年轻英武的黄帝听说了嫘祖的事迹后,心生爱慕之情,便娶嫘祖做了他的妻子。对此,《史记·五帝本纪》曾有记载:“黄帝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夏县西阴村,曾建有“先蚕娘娘庙”,庙内有先蚕娘娘像,可惜后来毁于战乱。夏县及周边许多地方,人们不仅对嫘祖养蚕缫丝的故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而且一直保留着养蚕缫丝的习惯。

2016122816282340552.jpg

1926年,我国考古学者在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半个人工割裂的蚕茧标本。这枚标本,在解放前夕被国民党政府运至台湾,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1986年,日本学者布目顺郎根据台湾故宫博物院提供的半个茧壳照片,用丝线仿制复原,得知茧长1.52厘米,茧宽0.71厘米,茧壳存留部分占全茧的83%。茧壳的切面平直且发光,证明西阴发掘的半个茧壳是被人工割过的。这次考证还证实,结出这枚蚕茧的是家蚕而不是野蚕。这半个蚕茧及考证结果,是生活在河东一带的先民们人工饲养家蚕的物证。

蚕丝是蚕“生命的绝唱”,有“绿色黄金”和“钻石纤维”之美誉。在古代,统治者对蚕丝业与农耕业同样重视,常有“农桑并举”的记载。“一妇不蚕,或受之寒”的成语,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养蚕业的高度认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常被用来赞扬那些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如今,藏、蒙等少数民族在迎送、馈赠、敬神及日常交往中还使用丝质物品(即哈达)以表达敬意和祝贺。

蚕丝业的发展,还促进了我国古代对外通商和文化交流。自汉朝开始,伴随着丝绸之路上悠扬的驼铃声,以“丝”为主的中国服饰及服饰文化被传到了遥远的西方。世界由一根莹亮的蚕丝、一匹柔美的绸缎知道了古老而神秘的中国。一根蚕丝,连通了东方和西方两个世界。至今,我国南方苏、杭等地出口东南亚国家的丝绸,还要标注“西阴”牌商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种化学纤维尽管层出不穷,但它们在古老的蚕丝面前仍相形见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