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办、国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按照《betway赞助英超西汉姆联队 关于加强节粮减损工作的实施意见》(运政办发〔2023〕4号)工作要求,由运城市发展改革委分管粮食和储备工作的领导带队,组织安全仓储与科技科、农村经济科和运城市粮食行业协会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在市粮食行业协会前期对全市粮食加工企业调研摸底基础上,于2023年12月11日至12月15日,集中5天时间深入到我市的临猗、永济、稷山3个县(市)的临猗县国锋制粉有限公司、永济市鑫麦康粉业公司、稷山县劲强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面粉厂等3家企业,对粮食加工环节的节粮减损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同生产技术人员交流、同企业管理人员座谈讨论等形式进行,同时,查阅我市粮食加工企业近年来“运城面粉”品牌建设进展情况,深入了解粮食加工企业在设施设备、原料储存、加工生产、工艺流程、技术参数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分析粮食加工环节的节粮减损现状以及造成粮食加工环节粮食损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粮食加工行业标准等6个方面对策。调研成果征求了我市部分粮食加工工艺专家和粮食机械设备专家意见,呈请运城市节粮减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补充完善后,形成了《运城市粮食加工环节节粮减损的调研报告》,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粮食加工企业情况
运城是农业大市、产粮大市,粮食产量占全省五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到全省的一半左右,运城面粉深受全省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全市年生产小麦27亿斤左右,年消费小麦13亿斤左右,小麦供给保障有余。全市粮食加工企业135家,其中,日处理小麦在100吨以上的19家、日处理200吨以上小麦的10家、日处理300吨以上小麦的5家,日加工小麦能力10450吨,企业周转库存可保证全市居民消费6天左右。其中,盐湖区面粉生产厂家5家,日加工量1200吨,日产面粉850吨,企业周转库存可保障全区居民消费1.5天。
二、调研的3家企业基本情况
(一)临猗县国锋制粉有限公司
该企业成立于1997年,位于临猗县楚侯乡209国道旁,占地50亩,注册资金1000万元,日处理小麦200吨,年产值1.2亿元左右。该企业是一家专业化粮食加工企业,是“运城面粉”区域公共品牌授权企业,是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省、市粮食应急加工企业,目前承储着市级、县级应急成品粮(面粉)各50万斤,首家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广州乐禾集团面粉生产基地、高校农产品供应基地。生产工艺由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设计,磨粉机为国内领先设备,低温低速精研细磨,保证了面粉的原麦香味和口感;同时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色选机,保证原粮无出芽、无霉变,自动化和现代化程度全国一流。加工的小麦经过三选、三筛、两打、两去石、一洗麦等36道工艺,所产的面粉色泽绵白、质感细腻。该企业与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达成战略协议,拥有粮食加工专业管理人员2名,实现人才、科技、资本有机统一,实现科技研发助力企业进一步发展。
(二)永济市鑫麦康面业股份有限公司
该企业成立于2013年,位于永济市开张镇北街工业园区,注册资本600万元,占地20亩,是永济市农产品加工省级龙头企业之一,现生产能力为日处理小麦200吨,年产值4300万元左右。是晋南地区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面粉生产企业。公司主要生产以“鑫麦康”为主的系列面粉、小麦胚芽、富硒产品。生产工艺由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设备来自河南等地和河北张家口。企业有技术管理人员负责监督面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操作,聘任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专家负责面粉加工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网络覆盖河南、河北、北京、内蒙、山西、陕西等十余城市,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成为周边地区广大用户健康、放心食品的首选企业。
(三)稷山县劲强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面粉厂
该企业成立于2012年,位于稷山县翟店镇运稷一级路旁,占地30亩,在原有日处理100吨小麦生产通用小麦粉的基础上,于2018年扩建一条日处理300吨小麦的专用粉生产线,总投资4000余万元。生产工艺由河南工业大学进行设计改造,新建散粮仓库库容达12000吨,1000吨钢板仓两座,400吨立式砖混配麦仓12个,80吨面粉配粉筒仓6个。小麦清理设备采用全套北方粮机厂设备,四道筛理、三道去石、两道擦麦、一道精选、六道风选,二次着水润麦的最新型干法清理工艺。制粉设备采用18台张家口磨粉机、十台北方清粉机、六台郑飞高方平筛、另有完善的配粉设备、面粉检化验设施设备及信息采集溯源系统,形成了从田间种植小麦种植、深加工、配麦配粉、出厂检验等完整产业链。
企业形成以小麦、玉米种植、代储、加工、饲料生产、畜牧养殖为一体的多元化、创新型农牧企业集团。旗下拥有晋强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稷山劲强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稷山县昊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山西晋强联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合作社除社员自有承包流转耕地1000余亩,还与广大农户、种粮大户及农民合作社开展定向采购及代储、晾晒、烘干清理等服务合作,对产后小麦进行合理分等定级,分仓储存,对达到国标要求的优质小麦,在收购保证合作社面粉加工需求的同时,积极对接大型国有粮库帮助社员进行销售,提高农户收益。
三、粮食加工环节损失损耗综述
通过对粮食加工企业的调研以及对工艺流程的梳理发现,粮食加工环节损失损耗不容忽视。我市为山西省小麦主产区,粮食加工的主要原料为小麦。小麦在加工环节的损失损耗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储存方面。首先,在刚进厂短期的原粮储存期间,有可能存在鼠害及麻雀等偷食,这在储存条件较差的企业可能会产生不少损失损耗。
(二)清理方面。主要有6个因素:一是提升机速度过快,造成部分粮粒破碎;二是风速调整过大,使部分粮粒吸入风机造成破碎;三是振动筛筛孔堵塞严重,造成粮粒进入杂质里;四是机器收割小麦中带壳小麦较多,带壳小麦在初清和清理过程中被清理出来,成为下脚料;五是过度清理造成部分小麦被清理出来或破碎,成为下脚料;六是清除的瘪麦、碎麦利用不够。根据运城市目前实际情况,近年来碎麦损耗大致为0.5%-1%。
(三)粉间方面。主要有8个因素:一是粉间有关管道密封不好,造成粉外漏;二是打包机灌装过程中粉尘外溢;三是脉冲除尘器布袋的破损造成粉尘外喷;四是过分追求精度,出粉率下降;六是胚芽和麸皮食用化利用不足,资源利用率低;七是工艺装备较落后,配粉粗放(大部分在线配混),配粉系统缺乏或停用,造成优质小麦利用率低;八是包装及应用过程中造成的浪费,主要是袋装粉造成的损耗。上述8个因素,粉间大约损失在0.1%-0.3%。
(四)其他方面
粮食加工环节的粮食损失损耗,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过度加工问题,导致粮食浪费现象普遍存在。以小麦加工企业为例,小麦清理流程复杂,一方面由于国内小麦含杂量大;另一方面是国内对白度、灰分、返色等指标要求高,清理工艺复杂,碎麦多,小麦损失加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一度陷入过度追求主食精细化的饮食消费误区。粮食加工企业为了迎合市场,过度加工情况较多。有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市场供应的细面超过70%,加工精度更高的麦芯粉、雪花粉等产品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过度追求精白高筋,不仅损失了大量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而且增加了能耗,极大浪费了水电资源,降低了成品粮出品率。长期食用白面也有可能出现因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缺乏导致的“隐性饥饿”,对居民身体健康有潜在风险。可喜的是,随着消费市场不断升级,人们的消费观念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变,不再追求“精细白面”,对全谷物的消费量明显增加。适应新需求,粮食加工企业也从过度加工向适度加工转变。
四、造成粮食加工环节损失损耗的原因
综合分析粮食加工过程的损失损耗,大致表现在消费观念引导滞后、过度加工问题突出、新理念新技术推广不足、加工工艺不规范、加工副产物利用率低等,主要有3个方面原因:
(一) 产品品种比较单一
从调研情况看,我市粮食加工企业的产品基本处于中低端,产品品种比较单一。由于当地发展优质小麦生产不够,优质小麦原料供应不足。企业为了更好的生存,无力考虑产品的多元化、品牌化、技术研发等问题,造成产品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加工企业的主要产品只有精制粉等,企业过度追求产品外观,仅注重包装,粮食浪费严重,产品差异性也较小。粮食加工企业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还较低,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市大多数粮食加工企业加工方式比较粗放,直接导致产品优品率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另一方面是因为虽然粮食加工副产物利用的技术已经过关,但投入大、产出低,产业化进展慢,一些企业没有力量投资。
(二)对产品精度要求过高
产品检测方法过于简单,检测手段精准度不够,主观因素太大。决定质量等级的主要指标是加工精度,按加工后的程度来定,以国家制定加工精度标准样品对照检验。对检验员的检测能力、检验室的配置要求不高,所以出厂产品以客户订单要求为标准,加工精度多数存在过高的现象。近年来,我国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小麦加工副产物麦芽、麦麸等,不仅广泛应用于酿酒、调味品、饲料行业,而且被加工成代餐食品、固体饮料、烘焙以及面制品等食品。但由于加工技术与装备落后等原因,仍有大量粮食加工副产物被低值化处理或者被抛弃。
(三)消费者对粮油产品存在消费误区
不少消费者存在一种误区,认为精、细、白的面粉才是好面粉,加工越精细,品质越好。消费者这种以感官判定面粉质量的标准,促使企业纷纷把小麦加工成雪白的精粉,结果面粉都只注重“精、白、亮、美”,营养却大大减少了。而且长期食用这种白面、精粉,极易引起人体酸碱失衡,诱发各种“文明病”,如肥胖、糖尿病等,也造成了粮食的浪费。
五、粮食加工环节节粮减损路径
从综合情况分析,要保障粮食安全,不仅要扩大粮食生产,还要减少粮食流通各环节的浪费。结合我市粮食加工行业实际,建议从以下6个方面努力,积极推进粮食加工环节节粮减损:
(一)完善粮食加工行业标准
加工标准在引导粮食企业从过度加工向适度加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前,粮油产品标准中以表征加工精度的指标作为定等指标内容,加工精度越高产品等级越高。2018年新修订的小麦粉国家标准调整了灰分的限量要求,相对提高了出粉率,减少小麦粉价值损耗。国家层面组织制定通过制定和实施安全、优质、营养、健康的粮食加工标准,规范产品开发、工艺流程、生产组织等,最大限度地保留粮食中固有的营养成分,减少过度加工,促进国民健康。各地粮食和储备、市场监管部门要做好标准的贯彻实施,引导粮食加工企业按国家标准和标样适度加工,合理控制加工精度,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鼓励和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制定实施符合营养全、口感好、品质高、损耗低的粮油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和企业标准。
(二)鼓励粮食加工企业节粮升级改造
鼓励开发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品种。鼓励企业在生产、流通、加工、消费全程推广节粮减损新设施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进粮食加工节粮节能节水等重大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和应用示范,明显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率。加快小麦加工技术升级,提升加工水平,在保障质量前提下提高小麦出粉率。粮食和储备部门要积极帮助粮食加工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升级,组织企业开展培训,特别是引导企业注重原粮储存环节的保管管理,从第一环节减少浪费。同时,加强设备管理,解决跑冒漏,调整好有关设备的参数到最佳,并且要动态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议继续支持和鼓励粮食加工企业运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设备大型化、控制自动化、管理现代化。
(三)支持粮食加工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
近年来,国家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出台了“中国好粮油”系列行业标准,突出绿色优质、营养健康、节粮减损。山西省以此为基础,制定了“山西好粮油”标准,积极引导全省粮食加工企业,从追求加工精度导致的过度加工向生产优质粮食产品的适度加工转变。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节粮技术装备改造生产线,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根据不同人群的营养健康膳食需要,研发营养素和能量平衡的小麦粉产品。支持加工开发生产优质专用粉等既营养健康又节约粮食的新产品。推动全谷物及杂粮食品等营养健康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鼓励企业加工生产小包装粮食制成品,方便城乡居民适量消费。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延长口粮加工产业。
(四)积极推进粮食产品品牌化
以消费者的营养健康为导向,培育一批质量安全可靠、市场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以“运城面粉”品牌建设为纽带,打造运城面粉产业联盟,形成品牌效应,产生规模效益。支持粮食加工副产物规模化综合利用。鼓励大型企业开展麦胚、麸皮等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升深加工产品层次和技术水平,提高产出率。推进大型高效低耗节粮节能智能化粮食加工成套装备产业化。粮食加工副产物含有丰富的功能性成分,合理高效高值化利用存在较大空间。随着《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的实施,鼓励企业积极落实“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综合利用粮食加工副产品、下脚料等,开发膳食纤维、功能物质等食品或食品配料,提高粮食利用效率。解决我国粮食过度加工的问题,提高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需要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技术减损,采取更加具体、更加细化的举措,提升粮食加工技术与装备研发水平,使粮食加工环节节粮减损工作从“软要求”向“硬支撑”转变。
(五)鼓励引导适度加工
各地粮食和储备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探索开展产品能耗、操作规范等达标备案管理,开展对本地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进行一次产品粮耗、能耗达标和加工精度调研,鼓励引导企业科学加工。引导企业在原料储存环节科学管理,防鼠防雀,减少损失损耗。要加强中小型粮食加工企业的标准宣贯工作,粮食和储备部门通过提供培训、检验监测等技术服务,增强贯彻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能力。同时,强化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建设,鼓励企业积极投资配备先进的小麦粉营养质量指标快速检测仪器,对在线产品营养质量实时检测,逐渐改进仅凭操作工对产品外观的观察和经验判断,来设定设备工作技术参数的状况,控制在线产品的营养质量,有效提高产品营养质量,实现节粮减损。推进加工技术向适度加工转变,需要多措并举:一是加大粮食安全及其高品质营养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改变消费者饮食习惯;二是细化不同类粮食“适度加工”的内涵及评价指标,明确用什么指标表征这个“度”;三是在粮食加工过程中,要提升此类指标的检测技术、在线智能化控制技术和工艺装备水平,建立全产业链精准营养适度加工技术集成示范,并推广应用;四是落实全谷物加工技术新体系要求,包括加工工艺技术装备研发、口感改善和营养保持技术、保质技术等,让“适度加工”落实落细。
(六)开展爱粮节粮宣传
各级粮食和储备部门要通过“粮食科技周”“世界粮食日”“粮食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同时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开展宣传,引导消费者选用安全、健康、营养的粮食制品,避免追求“精细白”产品,使爱粮节粮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此外,通过各地“粮食安全宣传基地”等宣传带动,教育引导,树立爱粮节粮意识,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让爱粮节粮成为社会优良风尚。
-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