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进村帮扶,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举措。
今年是驻村工作队的轮换之年。我市抓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轮换,以“大稳定小调整”为原则,于今年5月底前完成新一轮驻村干部选派轮换,共向370个脱贫村、44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7个重点乡镇和1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选派驻村工作队419支1278人。其中,新选派636人,占比49.8%,平均年龄41.5岁。
“换血”之后,驻村工作又焕发出哪些新气象?
“科技范”沾上“泥土气”
揭开保温纸,在黑色种芽标准箱内,一根根胖嘟嘟、白嫩嫩的花生芽菜从定植盘中探出脑壳,模样喜人。
“再过一周,这300筐、900多公斤的花生芽菜就能食用啦,每茬的生长周期只需10天左右。也就是说,仅仅10天,一个窑洞就能净赚1000元!”在平陆县圣人涧镇上岭村,一孔村委会大院窑洞里,村民李福邦开心地说,“兄弟院里的3孔窑洞闲置多年了,种植花生芽菜再好不过了。”
上岭村耕地资源奇缺,“人均半亩地”,农家院大量闲置的窑洞,即将变身一个个“聚宝盆”。这,得益于运城学院驻上岭村工作队今年研发的“花生芽菜”窑洞生产、加工项目。
“花生芽也叫‘长寿芽’,是对花生种子进行浸泡、催芽后,在避光条件下培育出的绿色蔬菜,具有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全天候生产、经济效益好等优势。今年5月10日驻村后不久,我们就萌生了利用窑洞发展花生芽菜种植的念头。”生物学博士、运城学院驻上岭村工作队队员陈志远说,“种子是来自河南、山东等地的专用花生,1公斤20元。1公斤种子能长出近6公斤的花生芽菜,每公斤24元,身价直接涨了6倍。催芽阶段由我们来把控,4天后长到3厘米左右再移到农户窑洞里,水培避光条件下生长10天左右即可成熟采收。这样的‘懒人农业’,也为村中留守的老人、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
据悉,为了实现规模化生产,驻村工作队还制定了“1+N”窑洞花生芽庭院经济发展模式。今年7月,由驻村工作队主导,村委会和运城学院签订了供货1500公斤的订单,村中共有9个农户报名,但由于生产设施不完善、产能有限,目前只能供货300公斤。“下一步,计划购入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产能,并进行有机认证,届时可直供上海、北京等地。”体育学博士、运城学院驻上岭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潘志国信心百倍。
“科技范”沾上“泥土气”,驻村工作队科技助农硕果累累。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驻村工作队全力推动,科技加持高效农业的还有夏县胡张乡柳村。
出柳村往西,一座座被保温毡包裹严实的大棚整齐划一。大棚内,被誉为“菌中之王”的羊肚菌已经长出了白色菌丝,在土壤里朝着四面八方做着伸展运动,连成了一整片的菌丝网络,铺满了厢面。每隔30厘米,培育羊肚菌的专用营养包如倒扣的饭碗,格外呆萌。
“这营养包是由山西农业大学毕业、研究数十年菌种培育栽种的专家崔宝玉指导提供的。今年年初,他在网上发布了一则销售菌丝的信息,我捕捉到后立即动身前往侯马市,先后拜访了他两次,学习羊肚菌种植的后期管理。”市审计局驻柳村第一书记贺广文说。
据悉,柳村种植羊肚菌始于去年,种植面积仅6亩,共4个温室大棚。
当时,经该乡党委多方协调,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免费提供了线上线下技术指导,但由于村民后续管理不到位,去年虽然为村集体经济增收9.5万元,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这一次,被贺广文诚意感动的专家崔宝玉,除了提供营养包,还不辞劳苦,5次进村现场开展全程技术指导,现场指导如何翻耕土地、查验土壤水分、控制行间距、安装喷灌设施以及营养包科学放置……
“由于技术指导到位,村民踊跃参与,今年羊肚菌的种植面积已扩大至8亩,温室大棚增加至11个并且已全部出租给农户。技术改进后,我们的羊肚菌由一年一季变为两季,每亩可分别产湿菇250公斤、干菇40公斤,产值近7万元。”贺广文说。
“及时雨”变“长流水”
“机会来之不易,险些烂在地里的果子终于有了出路,我们不做一锤子买卖,一定要保证品质!”在平陆县杜马乡东车村,市公安局驻杜马乡东车村第一书记郝建勋正在协调村民把苹果装车。
这是该村今年第二批发往长治的苹果,共有3000筐、5万余公斤。
原本滞销的桃子、苹果,为何能“起死回生”、远销长治?这里头大有说道。
去年,郝建勋岳父去世,他在前往长治市吊唁时,发现其厨房里做菜用的色拉油是市面上不常见的“高档货”,原来他小舅子的媳妇是长治县雄山集团有限公司员工,公司福利待遇特别好,几乎每个月都会为员工发放高端礼品,这色拉油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村有那么多品质上乘的滞销桃、苹果,何不借势赌一把,让‘贱’果变成员工手里的‘金’果?我当即决定,让小舅子媳妇引荐,认识一下雄山集团董事长。”郝建勋说。
一番聊天,郝建勋和雄山集团董事长竟成了忘年交,谈笑之间达成了果品销售合作意向。去年6月至今,东车村先后两次向雄山集团销售鲜桃2680筐、4万多公斤,使十余农户受益。
不仅如此,郝建勋还广开门路,瞄准量大价优的沈阳市场,多方联系客商,收购杜马全乡的鲜桃。“自去年至今,累计销往沈阳鲜桃37.5万公斤以上。尤其是今年,更是吸引了沈阳多个商家前来杜马收购。”郝建勋说,“往年鲜桃上市季节,客商竞相压价,收购价从开始的每公斤两元一路下跌,卖不出去的果子只能烂在地里。现在,这些滞销果有了新的出路。”
助农销售,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从运城境内的山西高义钢铁、闻喜银光镁业,到运城之外的长治雄山……驻村工作队积极作为,车东村的新鲜水果越来越畅销。这场消费帮扶的“及时雨”逐渐变成助农增收的“长流水”。
无独有偶,尽享销售助农“甘霖”的,还有夏县庙前镇北吴村。
在夏县庙前镇北吴村村委会大院,一筐筐被削成月牙状的桃子整齐摆放,60多位老人、妇女手拿水果刀正在对次品桃进行初加工,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今年10月底,正值村民农闲时,我们就联系了万荣县客商,组织村内留守的妇女、老人从事桃罐头和桃脯初加工,从而增加收入。平均每人每天80多元,可以干到今年年底。”县人大常委会驻北吴村第一书记卢博说。
进村主干道西侧,已废弃十多年的一座500余立方米的青贮池,如今再次“登堂入室”。
“村里主导产业以桃、杏经济林种植为主,有850余亩。其中,桃树100余亩,杏树700余亩。每年客商收杏子时,卖相不好、品质较差的次果落选后被扔到地里,看起来十分可惜。”卢博说,“今年5月,一次偶然机会,我与来村里收购果子的南方客商交谈得知,可以把次果密封进盐水池,等时机成熟再拉走加工做成果脯。我们就重新启用了闲置的青贮池,今年尝试贮存了50吨,每吨售价1000元,能给农户增加5万元的收入。”
从驻村到驻“心”
今年5月25日,运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派驻工作队进驻绛县古绛镇乔野村。当天,没顾得上吃午饭,第一书记梁建国就带领两名工作队员乔义暄和霍佳进村走访。
“记得我们第一站来到重点监测户刘雪琴的家里,看到内屋天花板上泛着水渍,就判断房子可能漏雨。一交谈得知,果然是每逢下雨天屋顶就会漏雨,拿盆接水是常态。”梁建国说,“了解情况后,我们立即与镇里分管危房改造工作的副镇长联系、与县住建局对接,第三天就落实了危房改造政策,申请补助资金1.4万元。”
几个月来,孤寡老人刘雪琴的家,已成为梁建国驻村以来去的最多的地方。这段时间,刘雪琴的3间砖房屋顶已修葺一新,内屋正用石膏板固定天花板吊顶。
“太感谢咱们驻村工作队了!要不是梁队长及时相助,估计这已有30年的老房子早就塌了。”刘雪琴认真向记者介绍家里的新变化,眼里不时流露出感激之情。
乔野村八旬老人党某,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和红白狼疮病,长年受疾病折磨,医药费花了不少。6年前,她就了解到国家对于慢性疾病有优惠政策,几次想申领补助,但按照规定,须提供住院证明、医生诊断书、CT拍片等资料,程序较为复杂,再加上离县城15公里的路程,每次拄着拐杖去都特别不方便,所以一直没能如愿。
直到今年10月底,党某看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开设了雷锋志愿服务爱心驿站,想去看看能不能提供帮助。没承想,驻村干部立即与县医保局协调,大家达成共识,鉴于老人身体的特殊原因开辟“绿色通道”,仅用一周时间就办理好了相关手续。11月8日,县医保局、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一起登门,送上她期盼已久的小红本——《运城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门诊大额疾病诊疗手册》。
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自今年全面完成选派轮换工作以来,全市驻村工作队扎根一线、情系群众,用实际行动“驻”进群众心窝里。
11月5日,晚上8点多,59岁的平陆县张店镇后滩村村民赵项存,骑摩托车在209国道发生车祸,夫妻俩都住进了平陆县人民医院。赵项存大腿骨折,其妻子伤势较轻,情急之下,直接拨通了市委办驻后滩村第一书记张旭杰的电话。
“了解情况后,我心急如焚,立即和村干部联系开展临时救助工作。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人员去医院看望,同时和处理事故的县交警大队联系,说明协调事故处理事宜。”张旭杰说,“赵项存一家本就属于脱贫户,出车祸前20多天,才找我帮过忙,为其孙女协调住进市中心医院,现在又出了这档子事,对其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驻村工作队的积极协调下,赵项存已顺利拿到1.8万元的交强险赔付。下一步,驻村工作队还将联系医疗鉴定机构对赵项存进行伤残鉴定,并为其争取大病救助资金。
驻村轮换注新血,乡村振兴启新程。下一步,市乡村振兴局将以此次“换血”为契机,推动新一轮驻村干部尽快进入角色,传好驻村工作“接力棒”,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记者 杨红义 杨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