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打赢巩固衔接翻身仗
——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整改综述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党中央着眼“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而作出的战略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反复强调的“国之大者”。
5月29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整改暨工作推进会之后,我市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坚决打赢巩固衔接翻身仗为目标,背水一战、全力攻坚,用最坚决的态度和最有力的措施,全面抓好国考、省考反馈问题整改,从脱贫户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着手,对照短板弱项,逐项查缺补漏,全面整改提升,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
“查”出新精度
“以后再也不用住在窑洞里了,最近正准备把内部装修一下,等明年开春就能搬进去!”时过立冬,平陆县张店镇枣园村程令生的生活却早早迎来了“新春”。
在开展“到户到人暖民心”活动中,相关人员发现枣园村住房安全问题监测户程令生、闫克锁两家的住房安全问题均未得到有效解决,遂作为“帮扶措施不精准问题”之一被列入整改范围。
看到问题的第一时间,乡村振兴部门迅速组织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一齐上,坚持到户到人、填平补齐、持续跟踪、严格督查的总要求,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包联制”“四种排查制”(四不两直暗访、媒体曝光、第三方核查、常态化督查),“五步工作法”(一看二问三评估四抓帮扶五兜底),持续强化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全市3172名村级信息员、228名乡镇录入员、32名县级审核员、2名市级管理员全员参与,对全市2172个行政村和101个移民安置点逐村逐户进行一次彻底排查,既盯已经暴露问题,也挖潜在风险,坚持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和舆情信访预警相结合,做到问题应纳尽纳。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只有摸清底数,吃透情况,找准问题,才能精准施策。”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鹏表示,通过到村到户查、举一反三查和模拟国考查,力求底数清、问题准、对策实。
对照国考、省考反馈的问题,省乡村振兴局通报的问题,省、市督导组发现的问题和自查发现的1129条问题,由市巩固衔接办牵头,全面梳理,及时向各县(市、区)和有关单位转递“双交办”清单,累计梳理出11个方面35类问题,下发“工作督办函”,引深排查,特别是针对数据质量不高的问题,成立数据工作专班,加强上下对接与分析研判,及时修改完善错误信息,确保线上线下一致。
“前面是我们村存在的问题,后面是我们的整改情况,还有影像资料。”在平陆县三门镇淹底村,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张临年拿出一本整改手册说,“村里存在的问题是啥,国家的标准和政策是什么,村里的整改情况如何,咱都要一清二楚。”
为了做到精准整改,高标准整改,从7月份开始,围绕国考四方面29项指标以及新变化新要求,我市组织干部深入学习把握国家乡村振兴局提出的《巩固衔接工作需关注的重点事项》,在全市组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知应会工作手册》大学习和知识点考试。在此基础上,春季开展了问题排查整改“百日攻坚行动”,夏季聘请国考团队对我市3个重点帮扶县和原贫困县进行模拟考核排查,8月份开始每周电话随机抽查160户脱贫户监测户,深入查找存在问题,确保问题排查无死角、无遗漏、无盲区。
“改”出新气象
针对“就业帮扶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从6月份开始,全面摸底脱贫户和监测户劳动力务工就业一次性交通补贴、稳岗补助发放情况,简化程序,推广承诺制、代办制发放。目前,全市发放交通补贴53530人,发放资金3410万余元,发放率98%。
针对“乡村公益岗位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对乡村公益性岗位全面起底摸排,按照“因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要求,健全管理制度,坚决杜绝人岗不适,排查出的10条问题已全部整改。
针对“驻村帮扶有短板”的问题,完成新一轮驻村干部整体轮换,共派出419支驻村工作队、1279名驻村干部。常态化开展“红黑名单”“双月评议”,组织实行飞行检查、钉钉打卡、印发清单、考核通报等,压实帮扶责任,不断提升群众认可度。
……
“今年,我市把去年国考、省考反馈问题作为整改的重点和当务之急来抓。”市乡村振兴局监督检查科负责人李蓬强说,针对反馈的共性问题,严格落实省上制订的《山西省2022年度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逐一对照,分类摸排,列出整改时间表、任务书。
针对省上今年以来历次巡查、通报、检查指出的问题,市乡村振兴局将其归纳整理,在历次巩固衔接领导小组会上进行“双交办”。特别是以“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为重点,聚焦国考省考、各级督导反馈问题,举一反三抓整改,反馈问题和自查发现的1129条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为进一步提升整改实效,在整改中强力推动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市巩固衔接领导小组责任、相关行业部门责任、驻村帮扶责任落实,8月份开始,市巩固衔接办每月拍摄暗访问题专题片,专项开展了易地搬迁“五好社区”创建、帮扶车间、资金项目、农产品消费帮扶“回头看”,进一步压实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压舱石。
“今年以来,市级层面先后31次研究巩固衔接工作,出台专项行动方案16个,研究重大事项13项,调研督导153次,形成四级书记、四大班子、行业部门、基层干部共同发力的工作格局。”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全省巩固衔接工作大比拼活动后,在全省率先拿出市级大比拼方案统筹推进,并于9月8日、9日组织3个重点帮扶县参加省级大比拼,整体夺优。9月23日、24日组织各县(市、区)委副书记、分管副县(市、区)长、乡村振兴局班子成员,各乡镇党政主干、分管副职、乡村振兴专干、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等参加集中闭卷考试。10月20日组织8个整体推进县、2个先行示范县和16个部门单位“一把手”参加市级大比拼,全面激发巩固衔接队伍活力。
“增”出新动能
“在‘特’‘优’产业方面,我们打造了夏都四贵、十大美食、十大文创等区域品牌,把夏县打造成中心城区的果盘子、菜篮子、米袋子,助力两个增收。在就业创业方面,深入开展‘春风行动’‘雨露计划’,设置25个帮扶车间,优化公益岗位256个,足额发放交通补贴、稳岗补助592.76万元,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1.3万人,省外务工就业5000余人,让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在县域优势方面,利用夏县温泉和泗交生态环境,打造以温泉、泗交为核心的康养度假区,覆盖脱贫村22个,重点打造6个民宿村,让脱贫户吃上‘旅游饭’。”夏县县委书记薛永琦介绍说。
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影响,在推进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上压力骤增。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深入查找不足,组织专题研究,加强县上调度,强力推动30条增收政策落实。2023年,市级和13县(市、区)衔接资金总额全部增长,落实产业帮扶资金5.6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过20亿元,中央省市县四级衔接资金支出进度排名全省第一。
在产业方面,持续推进粮食、干鲜果、蔬菜、食用菌、烟叶、中药材、养殖、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特优产业发展,推进万荣35万亩苹果、15万亩干果和桃,夏县30万亩蔬菜等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推进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庭院经济、光伏产业,以及使用衔接补助资金的所有项目联农带农,推进消费帮扶“五进九销”扎实开展等。全市呈现出“小麦花香满河东、杂粮做成大产业、水果富民拔穷根、干果崛起圆富梦、蔬菜畅销带民富、道地药材传誉远、山珍养生受青睐、畜禽兴旺后劲足、加工带动产业强、旅游扶贫火起来”的发展新态势。
在就业方面,开展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百日攻坚行动”,持续实施“省外务工就业倍增”专项行动,推广平陆经验,加大培训力度,确保每个有务工意愿的脱贫群众都有一技之长,每个脱贫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截至目前,全市脱贫劳动力17.6万人中外出务工11万人,完成2023年度任务10.5万人的105%。
在保障方面,开展脱贫村集体经济壮大行动,党支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526个,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171个。推广河津市龙门村“四轮驱动”、万荣县乌停村“以株定亩”、临猗县薛公村“支部+企业+农户”等典型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检查中发现的“无劳动能力脱贫户、监测户无力耕种土地问题”,绛县试点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开展农业托管服务路径,与农户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按照集体经济合作社、村委会、农民1∶1∶8的比例,对集中经营的土地进行利润分成,使脱贫户、监测户有了更多的租金、股金和增收分红,并在全市进行推广。
2022年10月—2023年6月,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完成11754.04元,序时增长率18.77%。
“巩固衔接工作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国之大者’,打赢巩固衔接翻身仗,说千道万,要能够经得起考验,在年底国考中能交出合格的答卷才是硬道理。我们将层层压实责任、持续传导压力,促进巩固衔接问题全面整改、工作质效全面提升,凝心聚力打赢巩固衔接翻身仗。”市巩固衔接办主任,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曹广峰说。(记者 韩维元 通讯员 杨 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