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经济由负转正 稳步复苏态势明显
——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运城市统计局
2020年7月24日
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和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积极落实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以“五抓一优一促”为工作主抓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六保”任务,最大限度的降低疫情负面影响,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双战双赢,上半年全市经济止降回升,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生产需求持续改善,新兴动能不断成长,物价金融环境运行平稳,积极因素积累不断增多。
一、整体经济由负转正,二、三产稳步回升
上半年,全市经济增速先降后升:一季度GDP增速受疫情影响大幅回落,二季度随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全市GDP实现由负转正,呈现小幅回升之势。
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1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0.7%,增速高于一季度2.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5.1亿元,下降1%;第二产业增加值246.6亿元,增长1.3%,比一季度回升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80.8亿元,增长0.7%,比一季度回升3.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为12:34.6:53.4。二、三产分别上拉GDP增速0.4个百分点。
(一)农业生产小幅回落,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
上半年,全市农作物种植结构持续优化,在市场需求和种植效益等因素作用下,全市蔬菜、中草药材等经济作物面积明显扩大。但由于4月下旬,全市遭受冻灾,致使水果产量下降幅度较大,上半年全市水果产量为84.2万吨,下降7.2%,导致农业(种植业)呈现小幅下滑。
此外,受疫情影响,全市畜牧业大幅回落,致使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呈下降态势。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63.7亿元,下降0.8%。其中,农业产值为103.3亿元,下降0.8%;林业产值为6.8亿元,增长104.0%;牧业产值为34.2亿元,下降12.3%;渔业产值为1.6亿元,增长5.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为17.9亿元,增长0.9%。
(二)工业生产稳定回升,重点行业支撑有力
上半年,随着企业纾困、复工复产等各项措施逐步落实,重点企业生产工序运转加快,钢铁、炼焦等主导行业持续较快增长,带动全市工业实现稳定回升。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增速比一季度和1-5月份分别提升1个和0.5个百分点。6月当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比上月提升1个百分点。
从三大门类看:制造业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3%;制造业增长2%,增速比一季度和1-5月份分别提升1个和0.8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为76.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1.8%。
从行业看:钢铁、炼焦业拉动作用明显。全市35个行业大类中,有1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为51.4%,比一季度提高11.4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11.5%,上拉规上工业增速2.8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同比增长13.4%,上拉规上工业1.6个百分点。此外,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汽车制造业增势良好,分别增长37.6%和9.3%,上拉规上工业0.7个百分点。从产品产量看:半数产品实现增长。全市重点监测的28种工业产品中,有14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其中,改装汽车、粗钢、原煤、钢材、铸铁件、饲料、生铁、机制纸及纸板产量呈两位数增长,增速在10.7%-43.4%之间。
(三)服务业回升明显,对GDP贡献超五成
上半年,随着经济逐步恢复,交通运输和邮政需求回升,特别是在促进消费等政策作用下,前期受冲击较大的批发零售业明显恢复,推动全市服务业实现由负转正,生产形势不断改善。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比一季度回升3.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4.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服务业拉动明显,共上拉经济3.3个百分点。从规模以上服务业情况看:降幅继续收窄。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34.4亿元,同比下降9.8%,降幅比一季度和1-4月份分别收窄8.4个和3.4个百分点。
二、投资实现较快增长,消费市场继续回暖
(一)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项目建设落地见效
上半年,全市上下坚持项目为王,认真落实“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05.1亿元,同比增长9.1%,比上年同期上升3.7个百分点,其中,项目建设投资234.1亿元,同比增长10.3%。
一二产投资上拉明显,三产投资降幅持续收窄。上半年,一产投资完成34.8亿元,同比增长145.8%,上拉投资7.4个百分点;二产投资完成128.7亿元,同比增长9.3%,上拉投资3.9个百分点;三产投资完成141.5亿元,同比下降4.2%,降幅比1-5月份收窄2.5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一是农业投资继续保持增长优势。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投资36.9亿元,同比增长129.2%。二是工业投资支撑有力。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完成128.7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制造业投资82.7亿元,增长12.6%,上拉全部投资3.3个百分点。三是基础设施降幅继续收窄。上半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39.5亿元,同比下降14.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2.5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保持增长。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完成225.2亿元,同比增长14.4%,比上年同期上升14.2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3.8%。房地产开发投资小幅增长。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1亿元,同比增长5.1%。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1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6%;商品房销售额50.8亿元,同比增长29.4%。
项目建设进展积极。上半年,全市施工项目1049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99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个数523个,同比增加197个。全市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36个,同比增加38个;完成投资148.2亿元,同比增长18.6%。
(二)消费市场加速回补,生活用品零售稳定增长
上半年,随着疫情防控的有效推进,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有效促进了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全市消费市场逐步改善。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7亿元,同比下降11.8%,其中,二季度当季同比下降7.1%,比一季度收窄9.7个百分点。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10.5亿元,同比下降10.2%。
从经营所在地看,城镇、乡村消费降幅明显收窄。上半年,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9亿元,同比下降1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0.6亿元,同比下降11.7%,城乡零售额增速比一季度分别收窄5个、5.4个百分点。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商品零售持续在负增长区间。上半年,全市餐饮收入22.5亿元,同比下降19.8%;商品零售257.2亿元,同比下降11%。从商品类别看,生活必需品类商品保持增长,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继续改善。全市限额以上单位22个商品大类中,有16种商品零售额增速比1-5月份好转,10种商品零售额实现正增长。
旅游市场持续低迷。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尽管旅游市场实现了有序开放,但受居民心理波动和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市旅游收入降幅持续扩大。上半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1.3亿元,同比下降82.8%,降幅比1-5月份扩大0.9个百分点。
三、部分新兴动能快速成长,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上半年,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2.8%,快于规上工业增速21.8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7.1%,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2%。全市限额以上网络商品零售额3.5亿元,同比增长107.1%。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1-5月份,全市规上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增速高于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5.8个百分点。
去降补持续显效。6月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76.6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30.3%。短板领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上半年,全市财政在民生领域支出187.1亿元,同比增长26.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5%,民生支出增速在全省排名首位。其中: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5.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3.8%,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31.2%。
财政收入降幅稳步收窄。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9亿元,同比下降7.3%,降幅比1-5月份收窄4.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3.8亿元,同比下降11.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2%。税费减免力度进一步加强。根据税务部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共减免各项税收费用38.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79亿元。
四、经济运行环境保持稳定,就业物价金融总体平稳
新增就业任务过半。6月末,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826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5.42%。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7%,比1-5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0.6%,衣着上涨6.4%,居住下降0.8%,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3%,交通通信下降1.4%,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1%,医疗保健上涨13.7%,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1%。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上涨1.5%,鲜菜上涨9.8%,畜肉上涨75%。6月当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环比下降0.3%。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719.9亿元,比年初增加235.9亿元,增长9.5%,比5月末提升2.4个百分点。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09.2亿元,比年初增加139.4亿元,增长11%,比5月末提升2.3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逐步克服疫情带来的明显冲击,实现了稳步复苏。同时也要看到,上半年全市消费仍处于下降区间,工业增长缓慢,基础设施投资持续下滑,再加上当前疫情对世界经济冲击明显,国内外形势依然严峻,想要弥补疫情冲击损失,推动经济恢复正常水平还需付出更多努力。下阶段,在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五抓一优一促”为工作主抓手,狠抓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有力促进企业发展、促进消费回补,积极在新基建、新材料等“六新”项目建设上寻找突破口,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稳定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