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信易+>信易医
十四部委:完善医疗监督管理办法 推进医疗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为切实做好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国家医疗保障局等十四部委日前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印发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 《通知》明确完善政策体系,创新监管模式。完善医疗监督管理办法,提升信息化大数据精准监督能力。开展基于病案...
26家“特别严重”“严重”失信医药企业到底有多严重?——国家医保局有关司...
国家医保局27日发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有26家医药企业被评为“特别严重”和“严重”失信。为什么这些企业会被评定为失信?哪些失信行为会被评为“特别严重”“严重”?失信评定将对企业有什么影响?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就此接受记者采访。 为什么这些企业会被评定为失信? 根据国家医保局此前发布的《关于建立医药价...
四川:探索“信用就医”“一次挂号管三天”等模式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涉及各市(州)人民政府,以及省卫健委、省发改委、省人社厅、省经信厅、省数据局、省中医药局、省疾控局等单位。 方案要求到2025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优质资源更加丰富、区域布局更加均衡、中西医发展更...
天津:多部门联合制定“信用+医疗”惠民应用场景试点方案
信用就医作为一种“先诊疗、后付费”的新型医疗付费方式,已经成为信用手段服务民生的重要体现,通过将信用信息嵌入医疗就诊服务过程,再造诊疗环节及付费流程,实现“一次看病、一次付费”。日前,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联合制定印发《天津市“信用+医疗”惠民应用场...
广东:多地试行“信用就医”
一次就医,需要分别排队缴纳挂号、检查、取药等费用,占用患者大量时间……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为解决传统医疗服务流程中医疗付费不够集约高效问题,广东省深圳市、珠海市、广州市等地试行“信用就医”,实现先诊治后缴费,使得就医时间缩减约40%。 8月3日,深圳市民陈先生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就医时了解到“信用就...
普及“信用就医”,让患者看病更快、负担更小
7月25日,云南省昆明市医保等部门联合举行持续推进“信用就医”项目新闻通报会,进一步深化“信用就医”惠民措施。通过再造诊疗环节及付费流程,主要解决候诊时间长、缴费耗时长、取药排队长、就诊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痛点问题,实现“先看病后付费”的便民目标。今年内,上线医院将增加到100家以上,为全市参保群众提供...
安徽天长:“医保+信用”助力打造医保基金精准监管
为进一步发挥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能力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安徽省天长市医保局通过医保信用体系的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措施,创新信用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能,增强医药机构、医护人员等信用主体的行业自律和自我约束,从而在更广泛的领域建立起医保基金监管的安全网。 强化信用约束,坚持高效联动。坚持制度...
北京:先诊疗后付费信用就医加速覆盖
信用就医目前正在北京加速推开,越来越多的患者有望“先诊疗,后付费”,享受“互联网+”带来的新便利。近日,中关村医院正式落地信用就医,成为海淀区首家信用就医试点医院。今年,这一新模式还将落地海淀区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2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关村医院一楼门诊大厅内,“信用就医”已在自助机上线。患者张女...
拉萨:推进医保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为提升医保基金监管效能,促进医疗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2022年,西藏自治区医保局根据国家医保局工作安排部署,出台了《西藏自治区医疗保障基金监管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将拉萨市列为全区医疗保障基金监管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切实以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重点,以提高定点医药...
湖南省医保局加强信用评价结果应用
日前,湖南省医疗保障局印发了《关于做好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应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市州医疗保障局、省医疗生育保险服务中心积极推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应用,推动诚信医保建设。 根据《通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要作为全省医保领域开展分级分类监管的基础性依据,与医保信用评价有机结合,并根...
页次:1/3页 每页10条 共有22条转到:第1页第2页第3页
文章搜索